12.9亿人次“打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12.9亿人次“打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105012024051800007254

5月17日,游客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里参观。新华社记者 魏蒙 摄

国家文物局5月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今年“五一”假期,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是历史的记录者、见证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近年来,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场馆越来越火,成为社交、旅游的聚集地,不仅反映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彰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新期待。

博物馆是一座宝库,也是一所学校,通过博物馆这个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资源的承载平台,发挥教育功能的作用,让人们通过一件件展品,去连接过去、现在、未来,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厚重,感受人类文明的深邃博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博物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数量与质量实现同步发展。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约300家的速度持续增长,总量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90%以上免费开放。2023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为更多人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古人的智慧与辉煌,领略文化的多彩与独特,读懂文物里的故事搭建起了更加便捷的桥梁。

我国博物馆去年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博物馆”热辣滚烫的背后,彰显着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理念。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博物馆文物“走下高阁”、“走出深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到延伸服务触角,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打烊”,开启惠民为民利民新举措;再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鼓励更多中小博物馆、非热门优质博物馆走入人们视野,用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传统故事,从而让优质公共文化惠及更多百姓,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更好传承文明薪火,坚定文化自信。

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透视文明。要让“博物馆热”历久弥新,赢得更多观众好评,让博物馆“人从众”成常态,成为新的“顶流”景点,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还需创新展陈方式,提升观展体验,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双向奔赴”,推出更多主题鲜明、导向正确、深入人心的精品展览,让走进博物馆的观众真正感到“不虚此行”。通过实施文创产品创新,使更多文创“破圈”,带动博物馆旅游消费,助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施传播手段创新,吸引更多人“走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徜徉于文物之间,倾听历史的声音,启发对未来的思考。

博物致知,文以化成。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溯源历史,寻脉中国,在文化殿堂感悟“诗和远方”,一定能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力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让更多人在回望历史中珍惜美好生活,增强奋进动力,走向美好未来。(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