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经济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

报告人:李军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简 介: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本期报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李军鹏教授围绕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等四个方面,讲述了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四个问题。
总播放:39587
发布时间:2024-05-21 16:08
  •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要求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求以人民生活幸福为根本目的,要求创新驱动,要求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发展。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李军鹏教授从七个方面阐释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是推动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的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共享发展成效显著、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展望新征程,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领域,贯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李军鹏教授用“十个统筹”详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统筹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统筹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统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科技国际协作、统筹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与干部担当作为。

     

    1681276105929

    李军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浏览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今天,我主要讲四个部分: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二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三是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与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四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这四个部分围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展开。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2023年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内在统一的。新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新时代指导着高质量发展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因而,高质量发展就是在经济总量和规模高速增长到一定阶段后,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新发展格局为路径选择,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价值取向,推动人民在经济等诸多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的发展状态。

    从发展目标来看,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发展方式来看,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推动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发展内容来看,高质量发展内在包含经济、民生、生态、安全等多方面内容;经济效率、公平、绿色等多方面目标要求被纳入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之中。从发展要素来看,高质量发展对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增加新的生产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人力资本要素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并将“数据要素”等新的生产要素纳入高质量发展之中。

    (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第一,高质量发展要求质量第一、效率优先。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质量水平的高级状态。好的质量、结构、效益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特征。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的,粗放式、资源过度消耗的,与环境不友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肯定不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质量、数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高质量发展是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是着力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人民生活幸福为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满足人民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力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高质量发展的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聚焦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始终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新动力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中,产生于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高质量发展要让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受益。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就业质量、社会保障水平等都要不断提高。

    第三,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驱动。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只有创新驱动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从外延式扩张上升为内涵式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

    二战结束以来,开启工业化进程甚至短暂跨过中高收入门槛的国家很多,但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的只有少数国家,这些国家无不在全球创新和产业链分工中占据关键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人力资本积累等,都与创新直接相关。

    第四,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从科技创新、产业链布局、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以及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等方面系统性地回答了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问题。

    第五,高质量发展要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框架下,逐步有序实现我国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

    第六,高质量发展要求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发展。其一,宏观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其二,中观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其三,微观层面。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