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项档案文献入选,彰显文化自信

中国三项档案文献入选,彰显文化自信

XxjpsgC007445_20240509_PEPFN0A001

在日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由我国国家档案局申报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三项档案文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记者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在日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上,由中国国家档案局组织申报的“成都老茶馆相关档案”“徽州千年宗姓档案”和“德格印经院院藏雕版”三项档案文献遗产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据了解,世界记忆项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文献保护项目,旨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地区委员会负责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的评审和宣传工作,每两年评审一次。档案文献作为最权威、最直接的历史原始记录,是中华民族历史延续和文明演进的“活化石”,真实地反映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生产、生活、科学、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活动,凝结着无穷的思想智慧,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党和国家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石。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档案文献工作源远流长,自上古时期“结绳记事”起,大到朝代更迭、治国理政、世事变迁,小到风俗民情、衣食住行,档案文献记录了从古至今历史上的林林总总,是历史真实存在的最好证明与写照,它和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一样久远和珍贵。可以说,在人类所有的记忆体系中,档案文献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历史的可信材料,拥有跨越时空薪火相传的特殊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

文化资源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和保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档案文献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文化结晶,它积淀并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精神脉络——中国精神。目前,包括新入选的三项文献档案, 中国迄今已有17项档案文献遗产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民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档案文献作为人类文化的存储器,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特殊价值,在弘扬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明晰历史方位、把握时代走势、破解发展问题的“金钥匙”,是我们民族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宝贵资源。面向未来,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定的文化担当,在收藏好、保护好、传承好中华文明典籍资料版本的同时,用档案史料讲好中国道路故事,讲好民族复兴故事,讲好发展改革故事,讲好中华文化故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