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纪念105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我们才能更加步履铿锵、勇毅笃行。
这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青少年代表(2021年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谋划青年工作发展,推动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当代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要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绽放青春力量。
在五四运动中,广大爱国进步青年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先锋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时代呼唤担当,奋斗创造未来。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广大青年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当代中国青年运动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着力点;要把人生奋斗汇入新时代的洪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广大青年要把五四精神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时刻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善于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时刻以史为镜、以史明志,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在乱云飞渡中把准航向;时刻努力学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本领,为党的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进而在青春的赛道上坚定理想信念,赓续好红色血脉的爱国之情。
2024年3月3日,青年志愿者在青岛五四广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从五四运动的一粒萌芽,到今天的枝繁叶茂,中国青年运动走过了满载光荣和梦想的105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
每一代青年有每一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善于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只有这样,青年们才能更好实现人生的价值、升华人生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青年们只有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立心立德,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做到精神上不缺钙,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攻坚克难的伟大改革中不断奋起,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断贡献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传承发扬五四精神,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新时代青年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心系祖国、志存高远,素质过硬、全面发展,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广大青年要时刻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担当好新的使命,做到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把责任担当体现到每一件任务、每一项职责、每一个岗位上,汇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创造出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特聘专家、贵阳市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