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 > 专辑 > 党建

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

报告人:黄延敏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
简 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本期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从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厘清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原则与理论问题、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总播放:98698
发布时间:2024-05-06 09:47
  •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也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同时,黄延敏通过“三个需要”,即需要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新辉煌、需要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以及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从三个层面对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方位进行系统讲解。[文稿][课件]

  • 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明确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领导力量、价值立场和方法要求,规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原则。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文稿][课件]

  •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从对文化建设的远景目标进行前瞻性思考、总体思路进行全局性谋划、战略布局进行整体性推进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的“七个着力”的要求,指出了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蓝图和实践方法,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文稿][课件]

  • 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同时,文化依托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必须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繁荣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延敏从坚持和巩固文化主体性、倡导和尊重文化多样性两个方面予以分析。[文稿][课件]

     

    1704953950485

    黄延敏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视频专辑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新的时代视野,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

    (一)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进步举世公认,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社会各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不断提高,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同时,思想文化领域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十分复杂。

    1.从国际上看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发展模式的影响日益扩大,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较量日益凸显。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将西化分化和“颜色革命”矛头对准我国,鼓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丑化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活跃,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

    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中国崩溃论”并不是近几年出现的词,有的西方国家曾经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并对中国的发展作了一系列预判。但实践证明,中国没有崩溃,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他们选中的一个突破口就是意识形态领域,企图把人们思想搞乱,然后浑水摸鱼、乱中取胜。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

    今天的中国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奇迹”,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是我们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并不完全匹配,“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际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局面一时也很难改变。在国际交流中,中国有时候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可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也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背景。

    2.从国内来看

    在社会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多变性日益增强,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一些腐朽落后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一些人对意识形态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虚无论”’“无用论”“教条论”等认识误区和错误论调;等等。特别是网络舆论乱象丛生,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变革,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调整,新兴舆论阵地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

    如果对上述国际、国内的情况进行概括,我认为有五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振奋广大干部群众自信自强的精气神、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二是面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任务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三是面对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浪潮,迫切需要更加主动抢抓发展机遇、有力有效应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重大考验。四是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局势,迫切需要提高斗争本领,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五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外部环境,迫切需要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