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4月17日发布了《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紧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
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兴力量和趋势,而数字经济正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数据,依托于数字经济建设,浩瀚庞杂的数据不仅参与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还会形成传统生产力无可比拟的庞然动能,创造出难以估计的价值,加速流动的数据要素不断强化生产力的变革核心。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也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人才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力量,其创新活动直接推动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
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数字人才。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运行方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不仅催生了众多新兴业态和模式,也为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能。十余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过去一年,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中国经济的亮眼成绩单更加印证了数字经济建设对生产力变革的推进作用。数字人才不仅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更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还是数字营销专家,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人才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使得数字经济能够不断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发展。
培育数字人才需要多方合力。数字人才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按照《行动方案》的要求,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要共同努力,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加大数字人才的有效供给。政府应加大对数字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数字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企业应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打造数字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则应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为培养高素质数字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数字人才的国际流动和交流已成为趋势。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数字人才、支持留学回国数字人才创新创业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人才的整体水平。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标和合作,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数字人才的引领下,数字经济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迈向更加繁荣和富强的未来。(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