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府之国的乡村土地上,既有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归巢雁”,也有憧憬农村生活的“新村民”,但是现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农人”。近日,“乡村青创荟”成都青年创新创业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在成都市郫都区东林艺术村启动。这些“新农人”汇聚在一起,来了一场经验交流。
当“村里的年轻人”与土地深度交流,碰撞出的,是“让土地更肥沃,让果实更值钱”的火花,是翻陈出新的新气象,是青春与勇气的新话题。如今“村里的年轻人”所打出的乡村振兴“特色牌”,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关于土地,关于新农村的更多可能性。
打好科技牌,让更多人看到土地的价值。蒲江县的铁牛村,有60多位常驻“新村民”以及300多位不定期居住的“新村民”,这些人有跨国公司的老总,有设计师,有金融专家,他们通过延长柑橘产业链、植入新兴消费业态、引入生态种植技术等路径,使得这里的柑橘卖上好价格。新时代,科技是一张王牌,它能够提升土地绿色产能,能够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巨大转变,更会让人看到土地的价值,以此来吸引更多人才来挖掘、保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从这个角度来说,“村里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土地”,成就土地也成就自己。
打好创意牌,让更多人认识土地的内涵。实践活动中,“成都青年乡村走播活动”首场集中直播同步开展——通过“走播”的形式到乡村特色农产品市集各个摊位上与乡村创新创业青年们直播互动,展示乡村特色农产品和传统工艺品,推荐村(社)文旅消费场景。无论何种事物,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才能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如今通过网络直播来宣传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这张创意牌打好了,不仅可以让农民增收致富,更会让人认识到农村广袤土地的内涵。当更多的创意带动了城乡融合、产业发展和文化出圈,会有更多的“新农人”与乡村实现双向奔赴,双向共赢。
打好青春牌,让更多人热爱土地的生机。青春二字永远令人神往,当青春能够与奋斗挂钩,则一切皆有可能。就如黑龙江蔓越莓、广西砂糖橘、四川鱼子酱……这些“新土特产”让我们看到,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新设施和新模式的推广,部分农产品已经走出原有的传统主产区。在这背后,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这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青春的答卷写在大地上注定会有不一样的精彩。如果打好了这张青春牌,会让更多人爱上这片土地的生机。当更多的青年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我们一定可以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奏响青春华章。(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怀来县委组织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