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确保首都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一)筑牢疫情防控屏障,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2年,北京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疫情防控总方针,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筑牢了疫情防控屏障,确保了市民群众安全,确保了首都安全。5月疫情期间,市、区两级超6万下沉干部就地就近向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参与社区防控各项工作,快速有效控制疫情风险。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前提下,北京市政府不断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最大限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了在不得不让社会面“静下来”“慢下来”的情况下,不让其“停下来”。
疫情高风险期,为了做好服务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工作,北京建立了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统一调度制度。为及时掌握市场情况,北京依托生活必需品供应监测等平台开展市场监测,及时掌握市场供应情况。在物流运输上,北京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为重点保供企业开具“应急物资调拨(转运)证明”,确保车辆进京通畅;市域范围内对重点保供企业运送生活必需品的配送车辆,实施新发地等重点批发市场周边放宽限行政策,保障运输畅通。在末端配送上,建立保供人员“白名单”机制,为外卖、骑手等人员生成实时显示的“北京市保供人员通行证”,允许在低风险区和无疫情地区进出各类卡口,并在高风险区与社区工作者完成接驳配送。高质量的储备体系保障了高水平的物资供应和价格稳定,使得全市居民消费价格长期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更远低于美国等许多国家。
11月和12月,北京严格落实“二十条”和“新十条”,调整细化疫情防控政策,持续扩增发热门诊服务能力,加大药物供应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诊疗平台,快速缓解了医疗资源挤兑现象。12月底,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基本全面恢复。
(二)圆满完成重大安保任务,“百日行动”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
2022年春节恰逢冬奥会召开,北京公安在推进春节安保和疫情防控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将冬奥会的安全顺利举办作为重中之重。在涉奥活动安保上,严格落实安检验证和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等措施,精细规划交通流线,全面加强场馆、住地和酒店等的闭环管理和秩序维护。在交通秩序上,围绕高速公路、主要道路、繁华商圈等重点区域,提升交通管控疏导力度,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6万起。在社会面上,持续保持高等级防控,围绕冬奥场所、公交枢纽和大型商超等人车密集区域,严格落实公安武警联巡联防联勤联控等措施,严打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犯罪。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公安圆满完成冬奥会开幕式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除夕至初六全市接报110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0%和26.7%,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6月25日,北京公安分阶段启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北京公安不断提升打击精准度,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9起,缴获各类毒品1205克,破获盗销非机动车案924起,打掉涉案空壳公司1200余家,捣毁赌博网站20个。针对治理混乱问题,北京公安检查出租房屋120.6万间,清理整治各类安全隐患1.6万处,治理交通隐患点位406处,查获套牌车辆396辆。针对各类安全风险,北京公交先清查夜查重点部位超13.3万处,排查整改各类隐患问题9204件,收缴管制刀具46把、烟花爆竹440箱、汽柴油4.6吨、液化气等其它涉气类危化品7.88吨。截止8月26日,两个月的“百日行动”,累计破案10406起,打掉团伙1146个、窝点1034个,刑事拘留8531人,行政拘留15099人,刑事、治安、秩序类警情环比分别下降7.7%、4.3%、7.7%,黄、赌、盗窃非机动车警情同比分别下降49.3%、39.7%、17.3%,有效维护了首都社会大局稳定。
(三)深化“守查保”专项行动,全力守护首都食品安全
2022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围绕“六个聚焦”,在全市范围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特别是针对非法添加、校园食品、网络食品、冷链食品、重大活动,以及投诉举报量大、舆情反应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重点排查,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月元宵节前,对全市生产和销售汤圆元宵的环节和领域抽检72批次,全部合格。5月儿童节前,加大儿童食品抽检力度,共抽检饮料、糕点、糖果巧克力、乳制品、饼干膨化食品等9类儿童食品424批次,全部合格。7月,针对夏季餐饮食品易变质等时令性特点,在全市开展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检查,1个多月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5073家,有效解决安全隐患398个。9月开学季,启动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以及学生喜欢的快餐店、奶茶店、炸鸡店和便利店等。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北京市利用“北京冷链”智慧监管平台,构建了食品查验、检测消杀、赋码销售的全流程防疫机制,满足了首都市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消费需求。2022年,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年不定期抽检各类食品共81次,累计46355批次,合格率达98.3%。
(四)“筑盾”网络安全公益宣传,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不仅服务人民,也需要依靠人民。在增强全民应对网络安全技能,共筑网络安全屏障上,北京市政府一直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地落实网络安全公益宣传工作。4月29日,第九届“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活动通过专题直播、产业研讨、线上答题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上网安全手册》介绍了邮件、密码和设备等网络安全知识,以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等内容。“网络安全青警说”以青年民警与行业专家对话的形式,围绕网络购物、网上求职、网约出行等应用场景,传授安全防范应对经验。6月,《网络安全法》实施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网信办同步启动“筑盾”网络安全公益宣传活动。“筑盾”网络安全公益宣传由大咖说、讲师说、青年说、普法说和动漫说等栏目组成,通过线上专题专栏、话题互动、游戏答题、直播连麦、短视频等方式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其中,“动漫说”专题已经围绕“Wi-Fi安全”“数据泄漏”“邮件安全”“挖矿病毒”等频发问题发布多期科普视频。9月,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青少年日通过知识竞赛、专题讲座、沙龙分享等形式,为大、中、小学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科普教育活动。
随着全民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有效举报频次大幅增长。2022年,北京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受理举报信息11.2万余件,其中有效举报6.0万余件,重点管理网站共受理举报1.2亿余件,其中有效举报7725万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