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杜绝“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

近期,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将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上升到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的高度,话说得很重,也说得很准,为指尖减负指明了方向。

剥开表象看本质,“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病根在于功利主义和懒惰思想。近年来,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已成为支撑各级单位办公、管理、学习的重要渠道和工具,在提质增效的同时,也滋生一些强制使用、过度留痕、滥用排名等“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实践中,一些地方部门习惯直接将文件发“压缩包”“隔空”推动,要求“下级”反复上传影像资料、报表数据,以应对痕迹管理的要求,甚至呈现出上级“群里传达部署”,下级“拼凑材料应对”的上下“合谋”状态。一些躺平干部过度依赖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布置、推动工作,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了解情况只在表上看。整体而言,作为基层治理生态叠加技术革命的产物,“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现象的蔓延,不仅严重背离了党的群众路线,不利于了解真实的民情民意,而且助长了弄虚作假之风、扭曲了基层的政绩观。

回归政务本质,数字政务是辅助治理、方便办事的工具,若是用来加重基层负担、挤占基层干部精力,就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为过度内卷的数字政务降降温、瘦瘦身、戳泡沫、拧水分,还得从“病根”出发消除“病灶”,筑牢制度防线。要健全完善长效监管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防止“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全面推进数字政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在考核上不能只重流量“面子”、轻视效能“里子”,而是要时刻以落实工作、方便群众为出发点,引导基层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办实事上。要彻底刹住形式主义之风,以钉钉子精神严抓不放、动真碰硬,对形式主义的新变种露头就打、及时叫停,有效清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为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松绑减负,用“指尖”清风换来工作新风。

驰而不息,方能久久为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稍不留神就会反弹回潮,摈除“指尖”之苦,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这就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解决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数据壁垒等问题。因此,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撇开形式主义的“捷径”,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坚决克服留“痕”不留“绩”的不良倾向,多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少一点“只顾上级领导看法”的想法,切实增强服务功能,打造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要抓住关键少数,督促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引导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既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又要多到群众中调研,少在微信群中布置工作,多在一线检查督导、少在群中听取汇报,防止官僚主义催生形式主义。要积极打通数据壁垒,科学构建通用信息系统,通过大数据综合分析、智能填报提取等自动化手段,让基层干部通过一个端口就能上传发现的问题、查看结果,实现数据“一次填报多处应用”,尽最大可能减轻基层填报压力,从“指尖”改出作风新成效。

从重“痕”到重“绩”,从“指尖”到“脚尖”,从“群里吼”到“实地走”,再精致的形式主义也是“空中楼阁”,整治形式主义永远在路上。要驰而不息、重拳出击,刹住歪风邪气,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河北省定州市东留春乡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