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调:
要保护发展好三条文化带,大力推进首都文化建设。三条文化带承载古都城市之魂,必须以首善标准加强各类文化遗产保护,努力建设“文脉之带”。
三条文化带穿山过林、景色壮美,必须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态之带”。
三条文化带都是文旅融合的金招牌,必须坚持发挥优势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努力建设“发展之带”。
三条文化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关注广大群众需求,努力建设“民生之带”。
【宣讲家网专家学者解读】
全国文化中心是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之一,是首都功能建设的重要方面。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加强三条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整体保护利用,是北京构建全覆盖、更完善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内容之一,也是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
【宣讲家网评论员观点】
北京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实践中,明确了“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以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
——宣讲家网评论《赵玉宏 杨传张:示范引领 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彰显使命担当》
专家访谈:
李河 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一个城市在国内甚至全球产生自己独有的影响力、吸引力的基础各有不同。有的城市有独有的特产,如矿产、知名产品等;有的城市有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有的城市有强大的文化创意基础……这些可以看作是先天的禀赋,也可以称之为城市的“发展运气”。
比如,北京兼具多种发展资源和优势,尤其是大量的文化遗存,世所罕有。三条文化带长城和大运河虽然并非北京独有,但长城最优质的资源在北京;大运河的一端在北京,而北京同时还是运河文化带最关键的城市之一;西山永定河则涵盖了数十万年人类发展的遗迹,拥有三千年建城史留下的文化遗存。这些都是北京文化发展的运气,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三个文化带的建设,是在过去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整合。过去,文化建设多是散点的。而纵观三大文化带就会发现,每一个文化带都覆盖了多个区域,几乎把北京所有的区连接在了一起。如何把这些文化遗存联系起来,成为北京这个城市整体发展的资源?三条文化带的建设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可以看到,三个文化带,每一个都整合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同时,三条文化带也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打通、互相联系。
(访谈内容来自新京报)
来源:北京日报、新京报、宣讲家网
责编:张慕琪 设计:王琳菁 校对:张弛 审核:张凌洁 监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