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治理篇
Governanc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B.2
社会组织在北京儿童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定位和作用
南方**
摘 要:“十四五”时期北京社会发展各项规划中充分肯定社会组织参与儿童事业、积极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等民生保障目标,2021年北京各类专业社工机构、基金会、法律机构、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儿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提升,回应当前儿童社会教育和社区支持面临的迫切问题,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在公共服务递送中,还存在政社之间互动互补机制不够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缺乏相应的服务标准和督导规范、有能力回应困境儿童特殊需求和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组织短缺等挑战。亟须优化社会组织在儿童社会公共服务中的参与渠道和供给质量,提供体现“首善标准”的高水平保障和高品质服务。
关键词:儿童福利 儿童保护 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十四五”时期北京社会发展各项规划,充分肯定了社会组织参与儿童事业、积极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提出要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扩大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范围和规模,还要鼓励社会组织推动行业标杆化服务标准建设。①北京市“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和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具体提出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和家庭服务的工作重点,包括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保护服务、共同建设社区儿童之家、面向儿童和家庭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依法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保护和救助帮扶等。②
近年来,北京非常重视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儿童工作,各类专业社工机构、心理机构、法律机构、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儿童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的广度和深度明显提升。北京在全国最早探索“儿童主任+专业社工”模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作用,显著扩大并提升了困境儿童保障覆盖范围和专业服务水平。然而,社会组织在开展儿童社会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政社互动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社会组织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服务标准和督导规范需进一步健全,回应困境儿童特殊需求、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服务的社会组织仍然比较稀缺。因此,健全儿童社会公共服务的政社合作机制,细化引入社会组织服务的标准和规范,提高儿童社会组织的专业化程度,也是新时代首都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本文基于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数据、官方新闻媒体报道和一线调研资料,聚焦2021年以来社会组织参与北京儿童社会公共服务的进展和成果,分析社会组织在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儿童福利和保护体系中发挥的优势和作用,以及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展望今后社会组织参与首都儿童事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