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宋福范: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4)

三、实践基础——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

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首先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的工作,并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

“极不寻常”,主要是强调过去五年我们走过的艰辛历程。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遭逢了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叠加碰撞,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

“极不平凡”,主要是强调我们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第一,党中央作出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第二,党和国家办成一系列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第三,党领导人民成功应对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风险挑战;第四,我们隆重庆祝党成立一百周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二)新时代十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全方位、根本性、格局性的,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六个方面进行了概括:第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第三,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第四,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第五,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第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第七,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第八,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九,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第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十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第十二,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第十三,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第十四,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第十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十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三)新时代十年何以称为伟大变革

新时代十年何以称为伟大变革?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从实践维度看,新时代十年的历程极不寻常,成就极不平凡,是在解决党内突出矛盾中实现的,是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中实现的,是在应对外部风险挑战中实现的。

第二,从历史维度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的变革,而是涉及从思想理论到制度文化,从发展理念和观念到发展的思路和战略,从党风政风到社风民风等各领域、各方面的系统性变革。

第三,从人民维度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少有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受惠的好时代。

第四,从长远影响维度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巩固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拨正和定准了党和国家发展的航向,开辟了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四)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的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个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第二,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范璧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