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京彩好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立根铸魂

【地评线】京彩好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立根铸魂

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章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盛则国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体现、是文化自信的强大支撑、是文化自强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立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铸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增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气神,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久魅力、时代风采最好的展现。

立根铸魂,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孕育的中华民族的品格、精神特性和价值追求,始终融入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和复兴的进程中。诸子百家的文化兴盛,奠定了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进入近代以来,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以“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走出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中,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焕发出时代的光芒,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走向强起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化作民族自信心的最强音,凝聚起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精气神。

立根铸魂,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中华文化的智慧为破解这些困局贡献了中国方案,诠释着大国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涵养的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以及中国精神,在解决文明隔阂、文明冲突,促进文明交流、文明互鉴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给全人类的这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东方智慧,就是我们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立根铸魂,挺起中华民族脊梁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民为贵、君为轻”“出污泥而不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精神信念,化作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内心的血液,融入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中国人民得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朝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方向胜利前行。奋进新时代,我们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民族脊梁、成为人民信赖的民族复兴的主心骨,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来源:宣讲家网)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王静静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