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封面——《抗战之声》的故事

《红星照耀中国》封面——《抗战之声》的故事

朝阳中,一位年轻号手身着戎装,头戴军帽,高高举起军号,昂首挺立,英姿勃发。那上扬的号角,让人仿佛还能听见阵阵嘹亮的号声。这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封面——世界经典照片《抗战之声》

这是1936年8月斯诺在宁夏豫旺县拍摄的。80多年前,像一扇打开的窗户,斯诺和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看到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封面上的年轻号手名叫谢立全,拍这张照片时年仅19岁,但已经是一名“老红军”了,他1929年在江西入伍,西征时已成长为一名教导营党总支书记。

1936年6月斯诺进入陕北保安采访了毛泽东后,又打算到宁夏前线,采访正在接应红二、四方面军的西征部队。毛泽东同意斯诺到前线采访,并在7月9日派出一个骑兵小分队护送他到宁夏。两个多星期后,斯诺一行到达红军西征总指挥部——宁夏豫旺县(就是现在的同心县)。

拍照的前几天,敌人的骑兵打劫了一批红军的粮食物资,谢立全听说后立即请战,率领部队一个快速反击,不仅夺回了被劫的粮草,还缴获了一批战马。上级表彰了他的快速反应,奖励给他一身新军装。

19岁的大男孩,正是喜欢“显摆”的年龄,拍照那天上午,心情愉悦的谢立全穿着新军装,更显得英姿勃发,神采飞扬。正好被拍摄司号员晨练的斯诺发现,斯诺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要找的红军形象吗?

斯诺急忙让翻译将他喊过来问道:“你会吹号吗?”

“当然会呀!我刚参军就是一名司号员呢。”

“太好了!”

斯诺高兴的拉来小红军,塞给他一把军号,看了看,又把印有“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军旗插在他的左前方。谢立全刚扬起军号,“咔嚓”,斯诺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张世界经典图片,定格了一个时代的红军风貌。

斯诺在陕甘宁苏区的访问,让他找到了答案:中国的希望就在红星照耀下的西北山沟里。红军是力主抗日的中国军队,中国的“抗战之声”从这里吹响。

责任编辑:崔静涵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