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职责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的地位和作用
从毛泽东同志到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党的领导人对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对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贡献,始终给予高度肯定。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他谈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邓小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视共青团的事业。他指出,“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江泽民同志也高度重视青年及青年工作。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胡锦涛同志对青年与青年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说:“90年来,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他还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把青年看作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从来都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从来都热情鼓励和坚定支持青年在人民前进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
(二)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青年寄予殷切期望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他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我们通常将其概括为“五点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对广大青年提出要求。我们将其概括为“八字真经”,即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2015年7月,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对青年提出四点要求: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他说,“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青年提出了六点要求,分别是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2020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问候全国各族青年。他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他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以上这些需要每一位当代中国青年认真学习,并且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当中。
(三)当代中国青年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肩负的职责使命到底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我们一定要深入领会并切实把握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所肩负的职责使命。简单来说,这个职责使命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不仅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当代青年学习或工作中的职责使命。
说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想同学们都知道,在漫长的古代文明演变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李约瑟博士——著名的科学技术史专家,曾经在著作中提出“李约瑟难题”。中国在长达1500多年的时间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为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除四大发明外,中国还产生了许多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科技发明和科技创造。这说明什么?过去我们是辉煌的。道光年间,中国已经有4亿左右的人口。但是鸦片战争之后,我们跌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为了摆脱任人宰割、落后挨打的境地,使中国重新振作或振兴起来,中国的各个阶层、各种政治力量以及其他有识之士都做了很多努力。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地主阶级推动的洋务运动,随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失败;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和皇权结合发起的戊戌变法运动,100天就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但未能守住革命成果。
面对亡国灭种的巨大威胁,当时中国的有识之士忧心如焚。在上述努力都失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灰心丧气,甚至有人问,难道是天灭中华吗?正是在这样一种苦闷的情况之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从此我们党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是孙中山先生。中国共产党内部,率先提出民族复兴的是李大钊先生。李大钊提出的是“中华民族之复活”。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这一点同学们一定要有深刻的体会。从1840年开始,各种政治力量、各个阶级都做出过努力,到现在100多年过去了,经过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看到民族复兴的曙光。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终于要在一代代青年人手中来实现了。中国青年也有信心接过这一历史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寄托了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夙愿,这个夙愿还要通过一代代青年人的接力奋斗而实现。我们要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未来前进的道路绝不会平坦。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那怎么办?就需要我们一代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我们的职责使命。中国共产党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各位青年一切学习、一切努力、一切奋斗的主题就要和党的奋斗目标“同心同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什么意思?比如,我们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干什么?有的人选择出国深造,这个选择对不对?是对的。我们可以到西方国家学习其先进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在于学完之后干什么?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中国的名校毕业后去了西方不回来,我们的事业靠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念念不忘当前的奋斗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念念不忘为民族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要向钱学森学习,要立志为民族复兴而奋斗。这个确实需要每一位青年学子认真思考、深入领会,并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