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研究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基层党组织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领导,成为凝聚军心军力、激励士气斗志、战胜强敌困难的打不垮、拖不烂的坚强战斗堡垒、组织依托和动力源泉。总结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经验做法,对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突出政治引领,夯实胜战的思想根基

面对敌优我劣的装备武器和异常艰难的战场环境,志愿军基层党组织开展活跃的政治工作,大力提高官兵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觉悟,加强政治引领,极大激发了战胜强敌和困难的顽强斗志,为完成各阶段作战任务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根基和精神动力。

(一)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出国作战,针对有的官兵对入朝作战的意义、战争的形势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进而产生以怕苦、怕死、绝望等情绪为主的思想问题,基层党组织采取“事事当教材,时时作教育”的现实教育方法,激发官兵对祖国的热爱、对朝鲜人民的同情、对侵略者的仇恨,使战士们认识到“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我们不能后退一步”“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官兵的斗志普遍高涨,意志更加坚定。

(二)围绕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统一思想

基层党组织在接受战斗任务后,首先在党委会、支委会中进行反复讨论,利用营级党委、连级支部、班排小组统一思想,使大家认识为什么这样做、如何去做、有何把握、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等,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广泛讨论中直达基层、直通士兵,确保官兵战时听指挥、不打糊涂仗。15军45师好多支部,在准备攻击高地前,将上级战斗意图交给战士讨论,并发动大家想全困难,再经支部集中讨论,明确哪些是真正的困难,提出解决办法。此法不仅使大家对克服困难有了思想准备,也提高了完成任务的信心决心。这是志愿军将士在战斗中打得十分坚决顽强的重要原因。抗美援朝的经验证明,在领导骨干中事先统一思想和在广大群众中深入贯彻上级决策指示,是完成一切任务的思想基础。

(三)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思想互助

以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思想骨干,围绕连队党支部研究的重点人员,集中研究、明确分工、包干负责、个别谈话,注重将思想互助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确保每个成分复杂和思想落后的人都有专人负责帮扶互助。38军338团二连的新战士没有战斗经验,心中无底,支委会经过讨论后,开展了“新老互助运动”,制定了互助立功计划,使75个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同志找到了老师,打消了思想顾虑,提高了胜战信心。在随后的战斗中就有9名新同志立了战功。各基层党组织还注意根据战场实际合理调配使用人员。47军442团炮一连在布置天德山防守阵地时,根据部队分散作战的情况,将参战的35名党员、24名团员重新划分了小组,进行了具体分工,使每名同志均能得到帮助,切实将党的思想意志转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觉悟和战斗积极性。

二、聚焦作战任务,激发战斗力生成

入朝作战初期,志愿军党委和政治部便提出了一面作战、一面建设具有坚强战斗力的党支部的方针,树立边战斗、边建设基层组织的思想,指导基层党组织在战争中根据战场实际及时调整领导方法和组织形式,始终保持强大的组织力,确保战略方针在基层得到贯彻。

(一)适应战场情况,灵活建设组织

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经常处在高度分散的、连续的、艰苦的作战条件下,基层党组织注重适应战场情况,灵活组建临时支部,对分队实施强有力的集中统一指挥,确保作战任务的完成。15军130团三连担负坚守472.4阵地任务,配属有机枪、炮兵和通讯联络人员等8个单位官兵。三连党支部认为,没有坚强的统一领导,很难协同作战。他们专门做出决议,把所有配属单位的党员,纳入到三连党支部中来,吸收配属单位的负责干部党员和原来的支部委员,组织阵地支委会。在阵地支委会的集体领导下,制订了协同作战方案,讨论了协同作战计划,确保了作战任务胜利完成。134团八连在阵地上歼敌五百余人以后,即转入坚守坑道作战,针对坑道内有九个不同建制单位官兵的情况,组织这些单位党员成立党支部,编成小组,并研究出反敌破坏坑道的积极作战方案,对干部做了分工,对官兵进行深入动员,召开了欢迎会,开展了团结动员工作;在坑道作战中,他们召开支委会两次,支部大会、军人大会、干部会各一次,小组会常是一天数次,对作战实施了强有力的领导,使得党支部工作、党的组织不仅不因战斗而削弱,相反越打越坚强。

(二)紧贴作战任务,开展立功运动

志愿军的立功运动,是紧密结合战场环境态势和各时期作战方针、战术要求进行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明确的针对性、切实的有效性。67军开展“比硬骨头、比克服困难、比团结协同、比贡献”四比立功运动,将这一运动贯穿战役的始终。战前动员中,各连队结合学习战斗方案提出要求,班排和个人制订“四比”立功计划。党支部及时检查班排和个人立功计划,牵引推动战备工作;战斗中,按照个人的具体表现,及时进行评功,不断鼓舞士气。各兵种还根据本身的战斗任务提出了适合自己特点的立功标准和要求。如汽车部队提出“一要三爱”(一要:要完成任务;三爱:爱伤员、爱物资、爱车辆)、“安全行车立功”;工程兵提出“劳动加智慧,保证工程质量”的立功要求。有些兵种根据个人功劳不易明显看出来的特点,除了坚持给比较突出的个人记功评功外,还提出了“集体立功”“协同立功”的号召。如炮兵396团曾开展了以作战单位或以一门炮为单位的合同立功运动。这一运动开展后,立即得到该团全体指战员的热烈拥护。仅三个月,全团即有七个炮单位立了集体功,其中包括有指挥员、观测员、电话员、炮手、弹药手、通讯员、报务员等112人,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术技术水平,密切了协同作战能力。

(三)针对战斗实际,发扬军事民主

抗美援朝战争是志愿军与现代化优势装备之敌进行的一场现代战争,对我军来说是全新的战争形态,如果不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很难掌握新的技术战术。为此,志愿军政治部提出“钻进去,冒出来,贯彻政治工作的群众路线”,要求各级紧紧依靠群众,发挥军事民主,用群众无穷无尽的智慧去和敌人作战。27军240团二连打新兴里时,正前方有一独立屋,部队无法向前继续发展,连长即召集二排排干及五班长研究如何夺取之,连长的意见是用一个班打,五班长则提出用两个班打,其理由是:那里是敌人的固守点,多头攻击、分散敌火则易于成功。大家都同意五班长的意见,连长即按大家的意见下了决心,结果攻击奏效。38军338团二连在57天的坚守防御作战中,党支部广泛发扬民主,经常召开以班、排为单位的民主会议,听取官兵的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圆满完成防御作战任务。战斗中,基层党组织注重开展群众性的“火线鼓动工作”,提出了许多适合当时情况的生动口号。如在运动作战中提出“打好出国第一仗”“攻要攻得猛,守要守得硬”;在防御作战中提出“人在阵地在”“坚守阵地、寸土必争”“英雄阵地英雄守,英雄山上出英雄”;在进攻作战中提出“指到哪里、打到哪里,打到哪里、守在哪里”“打得猛,插得快”“攻得下,守得住”等,这为群众性政治工作发挥了激励作用。

三、强化组织功能,建强战斗堡垒

抗美援朝战争作战激烈、战场环境异常艰苦,党员干部伤亡大、人员变动调整快、支部成员成分新。对此,党支部注重发挥组织功能,及时建立健全组织,发挥党员骨干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团结官兵克敌制胜的中流砥柱。

(一)及时健全组织

战斗中,志愿军基层党组织十分注重整理恢复组织,一有伤亡,就在利用战斗空隙及时整顿班排组织,配备干部,充实战斗力。某部三大队二连在第五次战役中,担负攻占沿皇芳里公路的某山头阵地任务,中途与敌20余辆坦克遭遇,战斗激烈展开。二连立即根据人数的多寡整理了组织,重新编成班排,指定代理干部。在整理行政组织的同时,及时合编党的小组。一排战前原有三个小组,攻克194.4高地后只剩下6个党员,支部就把6个党员编成1个小组;打完敌坦克后,支委几乎全部伤亡,连队立刻成立了三人支委会,全连编为2个小组。同时,各基层党组织不断补充新生力量,对于确实具备了“成分好,觉悟高,历史清楚,对党忠诚,在战斗及工作、生产和学习中表现积极,能够遵守党的纪律”等条件,在战斗和工作中经过考验的优秀青年团员、群众,按照入党手续接受入党,基本保持了班有党员、排有党小组、连队有完整的支委会,党员大都保持在官兵总数的30%以上。

(二)发挥模范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政治部在全军范围内提出了开展创造模范支部运动。各基层单位对照“模范党支部标准”,找出差距,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使基层建设有了新的发展。42军在筑城作业中要求“挖好工事,创建模范支部”,在行军时提出“争取三好连队”。同时定期总结、检查,结合进行党内奖励推动创造模范支部运动的开展。575团结合创建活动进行奖惩后,党员在军事学习上空前积极,都怕落后。此外,支部注重发挥每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81师541团四连在反击和坚守883.7西北无名高地时,共产党员、副班长白国亮腿被打断还坚持战斗,在紧急情况下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大家要坚决地打呀”等口号,被抬到团指挥所后嘴里还说着:“英雄守在英雄山,消灭敌人万万千。”这种英勇顽强的精神给官兵们以极大的鼓舞。27军242团四连在穿插作战中,当突破两道铁丝网后,敌人盘踞高地,集中三面的轻重火器,竭力阻止三排前进。在三面环敌的情况下,副排长刘福熙带着全排的同志顺着路猛向里插。“当与敌遭遇时,一组打上,二组马上继续向前插,七班打下八班插,兵力始终交替着前进。在榆林里与敌遭遇后,七班长程绍洪带着一组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向上冲去,七班副马上带着二组向前插。”在危急情况下,干部、党员挺身而出,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三)抓好教育培训

在战争环境里,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战斗激烈,但志愿军基层党组织普遍利用战斗间隙,灵活机动地对党员进行党的常识、英雄模范事迹、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等内容的教育;条件允许时还办班集训、轮训党员和支部成员。全军以支部为单位平均计算,1951年训练了6至7人,1952年训练了7至8人,1953年训练了8至9人,大大增强了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工作能力,使他们在完成作战等项任务中,成为“最可爱的人”中的典范。由于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加之在战争中的实际锻炼,共产党员发挥了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英雄行为,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克服一切困难,胜利地完成了战斗和工作任务。许多优秀党员在党的教育培养下迅速成长为新型的英雄。据统计,1952年全军的英雄模范中共产党员占比87.9%。基层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凝聚官兵合力、提升部队战斗力、以劣抗优战胜强敌,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于川校对:刘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