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政治职能  决胜脱贫攻坚

履行政治职能 决胜脱贫攻坚

1

湖北省宣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现有9个乡镇、70个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27605户贫困户、90680名贫困群众,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近年来,宣恩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州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盯“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体目标,坚持把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大力推进“组织引领、党员帮带、群众参与”的党建扶贫工作机制,把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切实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

(一)坚持“破立”的统一,融合堡垒组织力。宣恩县从破解党员管理难题入手,创新设立党员先锋指数管理模式,根据不同领域党组织的职能和特点,在明确党员必须干好本职事、做好身边事、管好家庭事、参与公益事、完成组织交办事“五事”的基础上,将“五事”细化为党员遵纪守法、组织要求、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10个大项实行百分制考核,再根据党员日常表现进行基本指数、先锋指数、加分指数和扣分指数打分,用分数“丈量”先进性,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宣恩县全面实施基层党建“整乡提升、整县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分领域明确“五优”“五好”“五强”“五有”建设标准,从严管党员、建强支部入手,科学合理划分试点推进基层党建片区,分步实现农村党建规范化、社区党建区域化、机关党建精细化、“两新”党建标准化,全县建立发展党员全程纪实等制度21项,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转化后劲党组织110个,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业务培训年均1000余人次,排查“五星级”党支部170余个,三星及以下党支部64个。

(二)突出“权责”的平衡,激活组织战斗力。2015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主职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并按照当地副乡镇长工资水平确定村主职干部工作报酬的底线标准,建立同步调整机制,实现稳定增长。为确保政策落地,宣恩县财政筹措资金2561.72万元,保障村(社区)工作经费和村(社区)干部待遇,确保村级工作经费达到每年2万元,社区工作经费达到每年15万元,村主职干部工资达38760元/年,村副职定补干部待遇近24000元/年。

宣恩县持续推进村主职干部专职化管理模式,从改革村干部管理考核方式入手,探索构建村干部岗位专职化、报酬工薪化、培训专业化、成长持续化、管理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专职化管理体系,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明确界定村干部选拔任用、职责范围、奖惩措施等权利义务,针对一些村干部“不愿干事、干不好事”,探索建立不称职村干部歇职制度,对作风漂浮、组织观念淡薄、完成任务不及时,但又不便启动处分、罢免程序的村干部,视轻重给予1至3个月的歇职处理,整改不力的,延长歇职期限或按有关规定予以免职、启动罢免程序,权利和责任的对等和统一,推进了村主职干部职业化进程。

(三)呼应“民心”的脉动 增强发展源动力。“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来自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宣恩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选派2346人组建279个脱贫攻坚村级“尖刀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77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和软弱涣散村全覆盖,抓实“1+N”支部结对共建行动,出台党建“六联”活动方案,全县82个机关单位2781名党员与贫困群众“结对子”,开展支部联建、党员联户、活动联动、文明联创、发展联手、纠纷联调等党建“六联”活动,累计召开院落会、群众会7649场次,走访农户87542户,化解矛盾纠纷近2000次,组织政策宣讲等“讲习”活动超过18000场次。在此基础上,该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5+1”实施方案,明确“产业发展”“车间出租”等6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规范现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基础上,盘活农村资源资产,采取资产投资、入股分红、购置固定资产出租以及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楼架空层产生的租赁收入扶持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累计下拨党费引导资金185万元,全县279个村有望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新突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