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公共艺术与设计(4)

摘要:当代公共艺术与设计是时间、空间、人性的对话,代表了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它以人为核心,以公共传播、公共环境、公共设施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现代艺术手段,创造生活空间美、生活方式美和信息传达美。其中不仅包括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建筑环境、商业设施,还有综合了戏剧、音乐、舞蹈、绘画等创新的当代艺术新探索,体现出艺术观念的开放性、艺术体验的交互性和艺术传播的全球性。本期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设计系舒怡教授将通过丰富的公共艺术与设计案例,为广大网友展现公共艺术与设计的魅力。

让人印象深刻的公共艺术与设计案例

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中国正在升级的城镇化进程,国家形象和地区形象的提升改善,以往封闭不发达阶段公共艺术与设计的改建重建新建,市场型的文化产业、公共性的文化产品成为发展重点,开放的世界、文化的交流和消费的增长刺激社会公共艺术与设计需求增长,这些就是我国公共艺术与设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图片1

北京地标新建筑:鸟巢、央视新大楼、水立方、国家大剧院

图片展示了北京的地标建筑,这些象征中国经济文化崛起力量的城市符号具有一定的审美超前性,都是带有科技感、造型比较夸张的建筑形态,符合世界主流的艺术思想,尽管用中国传统的艺术眼光去看,会觉得它们不太符合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但是它们具有后现代主义与未来发展的思维及价值取向。

图片2

上面两张图片都是北京的建筑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环境既需要历史的积淀,也需要营造新兴城市文化艺术的氛围。扎哈·哈迪德的北京望京SOHO建筑物就是一个城市地标,这种流线型的形态标新立异,体现了建筑风格的雕塑化,反映出城市生活的进化,也是城市活力的自由表达。

图片3

上图是我在英国拍的一些照片和收集的资料。英国伦敦与我们的首都北京一样,有它非常古老的一面,比如古老的建筑、古老的钟楼、古老的雕塑、古老的大桥,同时也有象征城市活力、现代主义精神以及当代艺术文化的“小黄瓜”、市政厅、摩天轮等元素。

除了这些建筑形态外,在城市公共艺术与设计当中,英国的一些设施也给全世界的人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说英国伦敦拥有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他的地铁线路非常复杂,地铁通道都是圆形的;再比如街道上大红色的双层巴士,这些都成为伦敦的城市文化符号的象征。这就是非常好的公共艺术形式与设计,因为它具有的现代主义理念,展现出的科技感、先进感、工业感,以及标准化生产的精致程度,都带给人们良好的体验。同时,我在英国坐巴士的时候发现它的功能非常完善,首先上车的台阶非常低,和马路牙子是齐平的,这样残疾人或者老年人上车的时候一点都不吃力,而且可以直接自己上车;推小孩的妇女从马路牙子就能够直接把小孩车推到公交车内。上车以后,车内还有固定的设施,非常的安全。在公共汽车的设计上包含了非常多人性化的细节,充分考虑到了各种类型乘客使用的需求。这是公共设计当中具有比较完整理念的代表。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