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大事记.1951年

抗美援朝战争大事记.1951年

1951年1月

1日 彭德怀致电毛泽东,反映苏联驻朝鲜大使拉佐瓦耶夫向朴一禹提出的10个问题,其主要内容是:中朝军队此役后休整两个月,南朝鲜人民军和游击队受到镇压如何解决;北京已宣布三八线不存在,打过三八线又退回三八线,政治上如何解释;中国指挥官目前的决心是继续作战有利,还是待两月后雪化路滑时再作战有利;第三次战役人民军应与志愿军齐头并进,不要突出;为什么命令人民军2、5两军团回到三八线以北等。

△志愿军第42军124师在道城岘至济宁里地区,对南朝鲜军第2、第5师各一部发起进攻战斗,共歼其2700余人,缴获各种炮92门,各种枪1600余支(挺)。

2日 周恩来致信毛泽东、江青,告以毛岸英因遭到美军空袭而牺牲一事。信中说:毛岸英同志的牺牲是光荣的。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及其他许多战场多立些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烈士墓碑。

3日 志愿军第50军149师在碧蹄里、高阳、仙游里、佛弥地地区,对英军第29旅、美军第25师各一部发起追击战,毙伤美、英军500余人,缴获和击毁坦克31辆。

△志愿军第39军116师参谋长薛剑强,在釜谷里战斗中光荣牺牲。薛剑强,江苏省涟水县人,1940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中朝军队的猛烈进攻下,向南溃退,当天,联合国军前线指挥官李奇微下令部队于下午3时自汉城撤退。

4日 中午,志愿军第39军116师和人民军第1军团占领汉城。

△彭德怀致电各军并报中央军委、东北军区司令部:汉城于今日为我第39军116师一部占领,守敌向汉江南岸撤逃。春川已于3日为我第66军占领,守敌向洪川及以南撤逃。如让敌仍踞守汉江南岸,控制金浦机场和利用仁川港口维持运输,则汉城虽入我手,仍然随时在敌机与炮火轰击之下,对我准备春季攻势非常不利。如我乘胜再鼓一把力气,继续歼敌一部,逼退汉江南岸之敌,则不仅巩固汉城,且可取得金浦机场,控制仁川港口,对我准备春季攻势,将会造成更为有利条件。为实现上述目的,特作以下部署:由人民军第1军团留一个师接替守卫汉城任务,主力位于土坪里、仁仓里、墨洞地区休整 3天后,准备渡过汉江,相机占领金浦机场和仁川港口,并巩固之。右纵队仍归韩先楚统一指挥。第50军继续前至弘济、内里、馆洞、九龙洞及西北地区,速以有力一部控制汉江桥梁,积极准备渡江,攻击南岸之敌,配合主力作战。第38、第39、第40军即于现地略作调整,休息3天,准备由清平川上下游渡北汉江,首先歼灭杨平之敌,尔后由东南向西北攻击利川、广州、水原、永登浦地区之敌。吴瑞林、周彪仍统一指挥第42、第66军,方虎山军团长仍统一指挥人民军第2、第5军团,按原部署全力歼灭洪川、横城地区之敌后待命。

△中央军委致电各大军区及志愿军司令部、9兵团,强调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征调老兵(除新疆及入藏军),不但对志愿军的补充有极大意义,对整个人民解放军亦有极大意义,因为这样就使整个人民解放军的各部分均有志愿人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件事的教育意义是很大的。此电发出后,各地积极行动,至3月底,从国内抽调4万名老兵和8万名新兵补入部队。

△新华社报道:1950年12月份内,美国飞机169架以上侵入中国东北领空达62次。自1950年8月27日至12月31日,据不完全统计,美国飞机共侵入中国东北领空达328次以上,侵入飞机总数达1406架以上。4个月的扫射、轰炸使百余人伤亡。

5日-8日 中朝军队相继攻占金浦、横城、原州、骊州、水原、利川和西海岸的仁川港,一直将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驱赶到三七线附近。

5日 周恩来召集杨立三等开会,通报李富春汇报的关于东北军区将召开后勤工作会议的准备情况,以及提出的对志愿军后勤部组织机构设置等问题的意见,并决定总后勤部着手拟订建立一所高级后勤学校的计划。

△彭德怀、洪学智、周纯全致电中央军委并高岗、李富春、贺晋年,建议:(1)志愿军后勤部与东后统一组织,改称后勤司令部,前方设精干的指挥部。其任务:第一,统一指挥前方志愿军各兵种后勤工作;第二,与友方协商有关作战后勤事宜;第三,根据志司作战要求,提出具体供应计划与后方要求,及时调拨各种物资。指挥部下设参谋、计划检查、交通运输、财务等四个处及政委办公室管政治工作。(2)加强兵站运输工作。除请抽调一批有兵站工作经验的干部,充实现有的四个分部外,调两个完整的后勤分部。(3)新组成的5个汽车团,请从各区调原建制团,希将中南汽3团全部人员调来。以上指挥部与分部、兵站、汽车团机构与干部补充调整,至迟请于1月底到达前方,以便执行任务。

6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增拨200亿美元作为国防费用的法案,使本年度军事预算增加了80%,上升到450亿美元。

7日 周恩来致电柴军武转告金日成:为了加强两国空军参战的准备工作和有利于对今后中朝空军作战的指挥,提议按照中朝军队联合司令部的组织原则,成立中朝空军联合集团军司令部。根据这一提议,经过中朝双方协商,中朝空军联合部于1951年3月成立。

△ 夜,志愿军总部命令左、右纵队各军自8日起停止追击,占领有利地形,严阵以待,防敌反扑。第三次战役至此结束。此役歼敌1.9万余人,把联合国军打退到三七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战役中,志愿军伤亡5800人。

△ 东北军区后勤第5分部入朝参战。该分部由东北党政机关和西南军区抽调人员组成。部长邓禹,政治委员张天民。

8日 美国总统杜鲁门向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要求国会将现役兵力增至350万人,每年生产5万架军用飞机和3500辆坦克,并提出延长并修正征兵法、加重税收等10项关于战争动员的立法提案。主张坚持侵朝战争,积极扩军备战。

△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112师及人民军第1军团两个师位于汉江以南,负责警戒海防和控制汉江南岸桥头阵地;第42军 125师位于南汉江以东,警戒当面之敌;志愿军主力和人民军第1军团一部则分别集结于汉城、高阳、东豆川、磨石隅里、加平及金化地区休整;人民军第2、第5军团除以一部兵力警戒当面之敌外,主力集结于洪川、横城以东地区休整。

△柴军武致电彭德怀:金日城拟于10日晚赴彭德怀处,主要商谈尔后的作战问题。金认为部队休整时间不宜过长,有一个月即足,若时间过长,待河川化冰后,增加部队运动困难。

9日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发出训令,指出:你的主张的封锁中国海岸,涉及英国的利益,英国不会同意;以海军和空军进攻中国军事目标,只有当中国军队在朝鲜以外进攻美国军队时才可以考虑实施,否则,将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利用蒋介石的军队增援朝鲜,也不可能对朝鲜的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要求麦克阿瑟坚持逐步坚守阵地,尽可能给敌以重大打击的方针,首先考虑部队的安全问题和保卫日本的基本使命。如果不得不撤退,可以将部队撤到日本去。

△张明远(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致电高岗、贺晋年、张秀山(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对东北军区第一届后勤会议提出几点意见:会议应以从各方面保证完成部队休整供应与春季攻势物资计划为中心。时限不要超过3天,要确定各方面具体保证计划与部署。以大力解决运输问题,使供应计划得以保证。加强兵站,充实后勤干部,要特别注重充实一批有兵站工作经验的骨干及政工人员到各个分部。

10日 毛泽东在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给彭德怀、邓华并报中央军报关于部队基本情况与要求的电报上批示:9 兵团要求改善装备,补足骡马,早补新兵。请周恩来、聂荣臻考虑解决。

△金日成到君子里中朝联合司令部,与彭德怀讨论中朝军队继续向南追击问题。经彭德怀详细汇报志愿军面临的困难后,金日成和彭德怀取得了一致意见。双方决定军队就地休整补充,召开中朝两军高干会议,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彭德怀致电毛泽东:由于部队伤亡很大,现兵员不足,供应极差,体力削弱,难以继续作战,必需休整补充。

△中国政府经同苏联政府商定,自1月10日起,由苏联空军出动两个师,掩护辑安至江界、安东至安州两条铁路运输线,以保证志愿军的运输供应。

11日 周纯全(原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当时调朝鲜组织志愿军的后勤工作)从前线回来,向总后勤部首长汇报了志愿军前线情况的特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12日晚,总后勤部召开了部务会议,进行了讨论。15日,将会议结果分为前方供应机构问题、通信联络问题、运输问题、军需问题、军械问题、卫生问题等报告了周恩来副主席和聂荣臻代总参谋长。

△毛泽东急电彭德怀:10日午电悉。人民军1、2、3、5军团均可置于汉江以南之第一线。中国人民志愿军撤至仁川及汉江以北休整两三个月。仁川及汉城之守备由志愿军担任。人民军应将现在东北训练的新兵加以补充。如朝方认为不必补充休整就可前进,则亦可同意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志愿军则担任仁川、汉城及'三八线'以北之守备。

13日,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通过了有关朝鲜及远东诸问题的原则。其内容为:在朝鲜立即安排停火;停火实现以后,一切非朝鲜的军队将分适当的阶段撤出朝鲜,并以各种措施实现联合国在朝鲜建立统一的政府的决议;由英、美、苏、中4国代表讨论解决远东问题,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代表权问题。

14日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出《关于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救济朝鲜难民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慰劳在朝鲜的冰天雪地中向美国侵略者英勇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了救济惨遭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蹂躏的、在寒冬缺少衣被粮食房屋的朝鲜难民,本会决定会同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和中国红十字总会,发起在全国大规模地募集慰劳品和救济品,并由本会负责统一募集。通知还强调:慰劳品和救济品的募集,必须完全依靠全国人民的自愿。东北地区以募集粮食为主;产棉地区以募集棉花布疋为主,并可募集一部分衣物;其它地区特别是距朝鲜较远,运输不便的地区,一概募集现金,包括人民币和金银首饰。

△周恩来起草中国政府致朝政鲜府备忘录。备忘录指出:目前美国由于在朝鲜的失败,急想求一出路,最好是光荣停战,否则,就是有限制的战争。前者是我们所不允许的,而后者又为英国、法国、印度等国所畏惧。联合国可能通过先停战后谈判的议案,我们应坚决拒绝。同时提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四项主张,其中有提议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举行有关各国的谈判,以结束战争。

△毛泽东批示周恩来改写给金日成的《关于朝鲜停战和谈判问题的备忘录》:我已告彭(指彭德怀),叫他和金(指金日成)暂时不要来,他们定24日开干部会,不可能来北京。因此,请你改写一个给金日成的备忘录,我看后用电报发去征求金同意。

△毛泽东在给彭德怀的电报中,对敌人可能采取的决策做了充分的估计:(一)在中朝两大军队压迫下,略作抵抗即退出南朝鲜。如果是这样,那就是我们充分准备工作的结果,因为敌人知道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了,敌人才知难而退了。(二)敌人在大邱、釜山地区作顽强抵抗,要待我们打得他们无法再打下去了,方才退出南朝鲜。如果是这样,我们必须作充分准备才能再战。还有一种可能,即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在2月间要打一仗,打后再休整。

△为了贯彻志愿军党委及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领导的意图,交流与总结各部队的战斗经验和工作经验,表扬英雄模范,鼓舞战斗热情,揭发缺点,改进工作,反映广大指战员的意见和要求,志愿军党委会特决定出版《志愿军》报,作为志愿军党委及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的机关报。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为该报题写报头,并题词:我军必胜,敌军必败。

16日 志愿军空军司令部召开战斗训练会议,确定抓住参战必要的重点课目进行突击训练,在两个半月内达到参战水平。特规定了歼击机部队、轰炸机部队和强击机部队的重点训练课目。各部队经过两个半月紧张、刻苦的突击训练,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训练任务。

17日 周恩来就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1月13日通过有关朝鲜及远东诸问题的原则意见后,复电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指出:朝鲜战事应该经过有关各国以一切外国军队撤出朝鲜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为和平调处朝鲜问题的基础的谈判,求得迅速结束;美国武装力量必须退出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必须取得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并且指出:此次大会通过的有关朝鲜及远东诸问题的各项原则,其基本点仍然是在朝鲜停战,然后才举行有关各国的谈判。先停战后谈判的原则,只便利于美国维持侵略和扩张侵略,决不能导致真正的和平。因此,中国政府不能予以同意。中国政府建议:在同意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基础上举行有关各国的谈判,以迅速结束朝鲜战争;谈判内容,必须包括美国武装力量从台湾及台湾海峡撤退和远东有关问题;举行谈判的国家,应包括中国、苏联、英国、美国、法国、印度和埃及七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即举行七国会议起予以确定;七国会议的地点,应选在中国。

△ 匈牙利人民热烈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劳品计有足以收容2000人的野战医院的完整设备一套,糖100吨,罐头5车皮,白布1.5万米,军鞋5000双,慰问袋1.5万个。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派员护送慰劳品于本日运抵中国东北,即将转送朝鲜前线。

18日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转发聂荣臻及扎哈罗夫(苏联驻中国军事总顾问)17日对中朝军队在汉江以南布防意见。扎哈罗夫认为,中朝军队在汉江以南之部队不仅数量少,而且不成为防线。提议将人民军第1、第5两军团和志愿军第50军等部在正面布成一条防线,确保骊川、利川、水原一线,并加紧对敌进行侦察活动,以掩护志愿军主力在汉江以北进行休整。

△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7团中尉佛兰克·E·考尔德等美、英30名俘虏,联合签名发表声明,感谢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优待战俘政策。声明中说:对朝鲜人民军中的中国人民志愿部队表示感谢。因为他们人道地、有礼貌地、并且仁慈地待遇我们。我们受到亲切的照护,居住在温暖的房子中而且吃得很好。

19日 彭德怀电令第50军、第38军112师、第42师125师:你们此次位于汉江南岸,保持桥头阵地,保证和掩护志愿军主力进行休整补充。你们这一任务是艰苦的,但又是光荣的,相信你们一定能有信心的完成。现提出注意事项:注意工事构筑,并合乎战术和隐蔽的要求;由军至营要完成周密的通讯联络;组织严密的警戒观察与灵活的侦察袭扰,随时改变自己的对策,不使敌人摸着我之规律;汉江须架几座便桥,保持后方交通之安全。

△毛泽东在审阅彭德怀在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的报告稿时指出:一切在朝鲜的中国志愿军同志必须认真地向朝鲜同志学习。全心全意地拥护朝鲜人民,拥护朝鲜成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拥护朝鲜人民军,拥护朝鲜劳动党,拥护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同志。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并强调: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最后胜利一定会得到。

20日,邓华致电彭德怀:朝鲜地形狭窄,战场逐步缩小,敌兵力不断集中,如仍像过去一样,打几天停下休息以后再打,无法消灭敌人,战争要拖。因此,下一战役应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分三路,每路两个梯队部署,分部分批轮番攻击,不给敌人以喘息。

△志愿军司令部致电李聚奎、周纯全、周玉成并报高岗、李富春、贺晋年、中央军委,为开好后勤工作会议,从加强机构及运输力,加强运输组织与管理,加强防空、后勤政治工作、运输线等方面提出建议。

21日上午,美空军20架F-84型战斗轰炸机对平壤至新义州沿线铁路进行狂轰滥炸,企图阻滞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方补给。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8大队大队长李汉率飞行员宋亚民、李宪则、张洪清、赵明、赵志财等驾驶米格-15型歼击机起飞迎战。战斗中击伤美空军F-84型战斗轰炸机1架。这是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和美国空军进行的第一次空战。空军首长在贺电中指出:这次空战,证明年青的志愿军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

△毛泽东致电陈毅并告饶漱石,第19兵团准备入朝参战。,要求华东军区应准备独力歼灭台湾国民党军队可能的进犯。

△北京一万余名医药卫生界人士举行抗美援朝示威游行大会,决心团结一致抗美援朝。广州市医药界70多个单位的9000人举行抗美援朝示威游行大会,准备随时响应祖国的一切号召。

22日 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关于周恩来复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主席电提出询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就此答复三点。一、只要一切外国军队从朝鲜撤退的原则被接受后,并付诸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将负责劝说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回到本国。二、关于停止朝鲜战争,与和平调处朝鲜问题,可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可在七国会议第一次会议中商定有限期的停火,并付诸实施,以便继续进行谈判;第二个步骤,为欲达到完全结束朝鲜战争并保证东亚和平,停战全部条件必须与政治问题联系讨论,商定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的步骤和办法;向朝鲜人民建议如何实施朝鲜内政由朝鲜人民自己解决的步骤和办法;美国武装力量自台湾及台湾海峡撤退,以及远东有关诸问题。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确定必须得到保证。

22日-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届后勤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目的在于加强后勤工作,改善志愿军供应状况。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李富春主持会议。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军事运输部部长吕正操等领导同志专程参加会议,志愿军各后勤部、各分部以及东北军区后勤部、东北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就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意义等问题作了重要报告。聂荣臻、杨立三等先后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认真总结志愿军入朝作战三个月来的后勤工作经验,研究后勤工作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商议加强和改善供应状况的办法与措施,并就加强后勤组织、建设兵站线、战胜敌人对后方的破坏等问题作出决定。会议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是远离国土作战,后勤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以新的指导思想、新的保障方法、新的工作制度和工作作风,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会议分析了志愿军后勤工作的主要问题,认为在物资主要依靠国家后方供应的情况下,运输工作是后勤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后方战场上敌我双方斗争的焦点。所以,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决定迅速抢修铁路,赶筑公路,加紧储备作战物资。提出了改善运输供应的五结合方案。决定加紧组织运输团、运输营、担架团和赶造马车、手推车;增派铁道兵、工兵抢修和开辟道路;充实兵站装卸的力量。李富春作了继续努力,为更好地完成抗美援朝战争的作战供应而努力奋斗的总结报告。

△彭德怀向毛泽东报告汉江南岸部署的意见。认为下一战役主要企图是沿堤川、丹阳、洛东江以东,首先夺取大邱、庆州、截断洛东江以西美军主力退路。如敌军夺取我桥头阵地时,我采取固定持久防御,将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资是不合算的。不如采取移动防御,相机保持汉江南岸桥头阵地。现以4个师主力控制于京安里,军浦场线,构筑纵深工事,以一部分散于水原、金良场、利川线及其以南活动,诱敌小部出击,相机消灭之,吸引敌主力于当前,有利于我下一战役的进行,似较主动。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出通知,决定组织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慰问在朝鲜前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及朝鲜人民。廖承志任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总团长,陈沂、田汉任副总团长。总团下设8个分团,由来自各界代表共计575人组成。4月初抵达朝鲜,将1093面锦旗,420余万元慰问金、2000余箱慰问品以及1.5万余封充满深情的慰问信,送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慰问期间,因遭遇敌机扫射,廖亨禄、常宝?、程树堂等3位团员不幸牺牲。5月29日慰问团回到北京。

△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向全国妇女发出慰劳前线战士的号召,号召书中指出:在这个朔风凛冽冰雪漫天的季节里,爱好和平的中国妇女是绝对不会忘怀朝鲜战场上的英雄,绝对不能坐视苦难中的朝鲜朋友的。英雄们所保卫的、舍身以赴的事业,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业。朝鲜姐妹兄弟所受的苦难,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苦难。号召全国妇女以实际行动,使冰天雪地中奋勇作战的英雄们知道:全中国的妇女、母亲与孩子们的眼睛都瞩望着他们。我们对他们的鼓励、敬意与慰劳,将会增强他们的力量,更勇猛地歼灭侵略者。

△《人民日报》报道:自1950年12月10日至1951年1月10日,广大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志愿报名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已达25余人。为此,《人民日报》配发短评《中国青年爱国主义的新高潮》。短评说: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中国青年,响应祖国的伟大召开,踊跃报名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形成了中国青年空前的爱国主义的新高潮。它将推进中国青年运动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将大大促进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

25日 为了统一认识,总结经验,夺取更大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成川郡的君子里联合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出席会议人员122人(其中正式代表60人,列席者62人)。大会通过了斯大林和毛泽东为大会主席团名誉主席,并通过了由9位同志组成的大会主席团成员名单。杜平为大会秘书长。为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到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混合编为6个小组。会议期间,朝鲜内阁首相、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报告了朝鲜劳动党今后的工作方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作了《三个战役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报告分为三个战役胜利的意义、胜利的原因、战术中的几个问题、下一战役的思想准备、加强后勤工作、在三八线以南地区所应实施的政策、向朝鲜劳动党和人民军学习等七个问题。彭德怀在报告中传达毛泽东主席给志愿军的批示:要求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要与朝鲜同志亲如兄弟般的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的敌人而奋斗到底。朴宪永报告了人民军的政治工作;邓华报告了对美军和南朝鲜军作战的初步经验;杜平报告了三个战役政治工作的简要总结与今后工作意见;解方报告练兵计划及司令部工作;金雄报告人民军作战经验;韩先楚报告战术问题;洪学智报告后勤工作;高岗报告国内外形势;宋时轮报告第9兵作战经验。会议还对立即进行第四次战役作了部署和动员,会议于29日结束。

25日,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邓华在志愿军与人民军联合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对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美军的特点:有强大的海、空军、地面部队有高度现代化的装备,这是它的优点。但是新兵多,缺乏战斗经验,是抽来的(也是招来的),怕苦恋家,士气低,无牺牲斗志。攻击力弱,怕近战夜战,怕切断后路。南朝鲜军战斗力原来不弱,自遭受朝鲜人民军打击后,大部为新编重建。报告阐述了志愿军的作战指导方针:彭德怀确定的以运动战为主、与敌后游击战和部分积极防御战相结合的方针,同时采取夜战与速决战的办法,经过两次战役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是以劣势装备对付帝国主义侵略军的有效的作战方针。

△志愿军和人民军发起第四次战役,志愿军采取坚守防御、战役反击和运动防御等作战形式,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反击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的全线进攻。

△志愿军第50军447团,在水原以北白云山地区展开机动防御战斗,战至2月5日,第447团伤亡344人,共歼灭美军第25师1200余人。

△志愿军第50军在汉江以南、水原以北地区,对美第3、第25师,英军第29旅,土耳其南朝鲜军第1师展开防御战斗。战至3月15日,共歼美、英、土、南朝鲜军1.1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志愿军在横城方向的反击作战。

△志愿军第38军、炮兵第27团一部,在汉江以南、利川以北地区,对美军第24师、骑兵第1师、英军第27旅、南朝鲜军第6师展开防御战斗,战至3月15日,共歼其1.08万余人。

△志愿军后勤第6分部入朝参战,该分部由华东军区后勤部组成,部长何震光、政治委员敖得胜。

△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出《关于加强代耕工作的指示》,指出: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居住农村者占90%,本部颁布的优抚条例规定应采用代耕办法,帮助其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各地必须认真执行,作为衡量拥军优属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要求各地必须在春耕之前予以布置,以免影响耕作。同时要注意代耕的方式,保证代耕依季节经常检查。

26日 志愿军后勤第7分部在部长白振华、政治委员吴桂三率领下入朝参战。该分部由西北军区第3、第7军及新疆、陕西军区抽调人员组成。

27日,彭德怀与金日成、朴宪永、高岗、邓华等致电毛泽东:是否可以将中、朝两军拥护限期停战,人民军与志愿军从乌山、太平里,丹邱里线向北撤15至30公里的消息,在北京播发出去。敌继续北犯,我保持桥头阵地甚困难,出击将破坏整训计划,推迟春季攻势。如果我暂时放弃仁川及桥头阵地,国内外政治情况是否许可?如不能停止敌北进,政治上又不许可放弃汉城、仁川,即须被迫部署反击,但从各方面考虑甚为勉强。

△志愿军司令部发出命令:敌似有相机夺取我汉江南岸桥头阵地,以缓和敌内部矛盾及破坏我之整训,迟缓我发起攻击企图。我为确保汉江南岸桥头阵地,以利我春季大攻势南进歼敌及粉碎敌之阴谋,必须集中足够兵力,对进犯之敌予以重创。令各军立即进行作战准备。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救济分会与红十字会分会,主动地协助开展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起的慰劳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及救济朝鲜难民的劝募运动。鼓动我两会组织系统下的工作人员,联系其他有组织的群众,向全国各地的人民广泛地展开宣传运动。尽量抽出人力,腾出房舍及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以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好募集工作。

28日 毛泽东致电彭德怀,指出:我军必须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以歼灭2万至3万美、李军,占领大田、安东之线以北地区为目标。在战役准备期间必须保持仁川及汉城南岸,为确保汉城并吸引敌人主力于水原利川地区,战役发起时,中朝两军主力应取突破原州直向荣州,安东的办法。战役之后,敌人可能和我方进行解决朝鲜问题的和平谈判,那时谈判将于中朝两国有利。在占领大田、安东之后,我军再进行两三个月的准备,然后再发动第五次战役是有利的。并对兵力部署作了具体指示:宋时轮兵团应即移至平壤、汉城、仁川、水原区域休整,并担任该区域的警戒任务。将中朝两军主力分为两个梯队,各带5天干粮蔬菜。第一梯队担任突破及一段追击任务,第二梯队担任又一段追击,以便能使战役持续10天至12天,歼灭更多的敌人。

29日 志愿军空军第4师10团28大队大队长李汉,率2个中队米格-15型歼击机,在定州、安州上空击落、击伤美空军F-84型战斗机1架。这是志愿军空军首次击落美国空军飞机。

30日 联合国军以水原汉城公路为重点,继续北犯,企图夺取汉江南岸阵地,控制汉城。志愿军西线各军正待补充,须于2月6日才能补充完毕。为此,志司相应的调整部署:志愿军第38军主力提前于2月1日晚出发,渡过汉江,集结于京安里龙头以北以东地区,向利川方向寻敌侧翼出击;第42军提前于2月1日晚出发,集结于龙头里、砥平里地区,向文幕里及东南地区寻敌侧翼出击。人民军第5军团集结横城、鹤谷里、巨里坪地区,向神林里方向出击;第2军团准备集结于上安兴里六桥里以南地区,向堤川方向出击(第2、第5军团应于3日晚集结完毕)。为防意外,特令人民军第1军团以一部推进至汉江北岸。并要求在开进时,争取时机先敌到达,并应随时准备乘敌前进或立足未稳时,力争在运动中出敌不意歼灭之。

31日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出《关于春节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家属运动的通知》,要求在前线和后方担负慰劳工作的人员,一方面要多多地把前方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传达给他们的家属,使家属们感到光荣,而更加积极地支援前方;另一方面要多多地把后方志愿军家属努力生产,参加抗美援朝的工作情形传达给前方战士,使战士们受到鼓励,而更加英勇杀敌。同时,要力求实际地帮助烈士家属和革命军人家属解决生活上和生产上存在着的困难,使人人安居乐业,各得其所。通知最后要求,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采取不同的方式,使志愿军家属欢度一个热闹的春节。

△志愿军司令部通令表扬第50军,特别是该军第148师的全体指战员。表扬他们数日鏖战,英勇顽强坚守阵地,反复争夺,表现了高度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20时,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汇报了前线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进攻防御情况和志愿军攻击部署情况。电报指出:第四次战役,敌我步兵相等,我情绪比较高,但我还存在着很多弱点,消灭敌两三万后,敌利用技术优势,我亦不能取得两三个月的休整。第三次战役即带着若干勉强性(疲劳),此(四 )次战役则带着更大的勉强性。如主力出击受阻,朝鲜战局有暂时转入被动的可能。为了避免这种可能性,建议第19兵团迅速开安东补充、整训,以便随时调赴前线。

本月 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对朝鲜战争宣传应注意之点的电报稿上的批语写到:美国并没有准备在目前发动世界战争。

本月 志愿军政治部发布《关于建立伙食单位群众工作的指示》,指出:打仗和做群众工作是我军的两大任务,军队做群众工作,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之下,我需要借助于群众者增多,因此必须首先做好群众工作。指示中明确了群众工作的内容:一、宣传我军三个战役胜利的战绩及意义。二、以里或洞为单位,把群众组织起来。三、检查纪律,维持纪律。四、帮助群众劳作。指示中强调:群众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及个人,同样应该立功,号召在志愿军全体指战员中展开一个进行群众工作的运动。

本月东北军区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刘居英在东北军区召开的东北军区第一届后勤会议上,就铁道运输的状况和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其中就关于抢修铁路、提高运输力量、关于长途运输和短途运输结合、朝鲜整个铁路工作与后勤工作联系等问题作具体的阐述。他说:在朝鲜我们铁路的基本任务,就是尽速减少汽车运输路程,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在朝鲜铁路运输上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量大,运输力小,就是在军运中的一个基本矛盾。要解决它,在铁路来说,就是怎样使运输力不断增长、提高。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