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毛岸英上战场说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由毛岸英上战场说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有感

悠悠岁月,历史一去不复返。大家在茶余饭后常常有个假设,倘若要评选“感动世界的人物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送儿子毛岸英上战场保家卫国的故事,绝对会居于首位,经久不衰地令人赞叹。

毛岸英

毛泽东和毛岸英

毛岸英是毛泽东同志与其妻子革命烈士杨开慧的长子。毛岸英8岁时,他就跟着母亲杨开慧同志被关进国民党的牢房。母亲壮烈牺牲后,他和两个弟弟在上海饱尝了艰辛磨难。1936年夏,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他被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苏军,攻占到德国。1946年1月,他回到延安,见到了分别19年的父亲。见面后,毛泽东同志马上让他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贫瘠的乡村当农民,拜农民为师。

后来又让他参加西北农村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北平和平解放后,毛岸英和两名扫雷专家带领一个工兵排,首批进入北平,负责排除重要设施、处所的地雷、炸药等,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危险性很大的工作,毛泽东主席却没有阻止。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艰难繁重,毛泽东又让毛岸英到工厂一线工作。中央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缨入朝参战。当许多人都出来劝毛泽东出面阻止时,毛泽东的回答却是:“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然而,不幸的是,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抗美援朝前线。

当毛泽东从时任中央机要办公室主任的叶子龙手中接过志愿军司令部拍来的电报后,足足看了三四分钟,强忍泪水和悲痛,长叹一声,摆了摆手说:      

“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战争嘛,总会有牺牲……”

最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毛岸英烈士的遗体没有运回国内,而是和许许多多的烈士一样,埋在了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可以有若干个理由阻止儿子上战场,可他并没有这样做。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好友周士钊,曾和他谈过为什么要送毛岸英上前线。毛泽东说:你说我不派他去,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但你想一想,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是何等无私的胸怀和大义?正是这等胸怀和大义,恸天地、泣鬼神,让人一想起这个故事便肃然起敬。

其实,毛泽东身边因革命而牺牲的亲人,不只是毛岸英,还有大弟弟毛泽民、小弟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妻子杨开慧等。毛泽东是真正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大众的共产党人!

毛泽东已经离开我们42年了。其间,尽管一些无德文人时常在网络空间编造一些这样那样的轶闻,向毛泽东泼脏水,让伟人佛头着污水,就连他送子上战场也被扣上了为毛岸英“镀金”的大帽子。但正如狂犬吠日无损太阳光芒一样,人民群众在对非毛化思潮感到义愤填膺的同时,对毛主席的敬爱和崇拜依然如故,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

人民群众对毛泽东的爱戴和崇拜,绝对不存在半点的人为因素,而是从毛泽东深爱的这片热土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是真诚地发自于人民内心深处的。看看纪录片我们就知道,“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不是解放后,而是解放前人民群众发自内心喊出来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歌曲不是什么音乐家创作出来的,而是一个名叫李有源的农民发自内心喊出来的,他是黄土地上地地道道的农民,至今他的儿孙们都还在那片黄土地上当农民。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戴渊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