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网络强军兴军正能量

凝聚网络强军兴军正能量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全军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军队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要切实增强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锻造钢铁劲旅、凝聚强大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营养剂。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与一定的历史环境密不可分,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存在。如果忘记历史、忘记传统,一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在前行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丧失动力。同样,任何一支军队也都有自己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军队才能行稳致远、战无不胜。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支发展壮大的军队如果割断历史、抛弃传统、忘却根本,无异于丢掉自己的灵魂,丢掉维系自身发展的精神命脉。一些错误思潮正是利用这一点,不遗余力地瓦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破坏军队的光辉形象和精神价值,其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尤为如此。在网络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传播蔓延,一些内容涉及军队和军人形象,其危害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当前,网络已成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最前沿,我们必须坚定“四个意识”,坚决打赢网上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硬仗。

网络涉军历史虚无主义表现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作为国之柱石的人民解放军,一直是敌对势力污蔑丑化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在网络的论坛、博客、贴吧等空间出现了一股涉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军队历史和军人形象提出质疑,抹黑人民军队和英雄形象。比如,宣扬狼牙山五壮士是被乡亲们逼上绝路的,火烧邱少云“有悖生理常识”,黄继光堵枪眼“有违科学”,雷锋做的好事“不现实”等。二是恶搞英雄,解构崇高。如对董存瑞炸碉堡的调侃等,这些文章在网络四处传播,一时间成为大众争相议论的热点。三是打着“还原历史”或“重新审视历史”的幌子,随意解读历史,肆意歪曲军队和军人的正面形象。四是借助影视等文化产品的舆论热点,误导社会大众。如对网络上一些有关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展开分析讨论,宣扬革命战争的残酷性、非人道,有意引导人们脱离历史客观语境评价战争。历史虚无主义者在评价这些作品时,强调人物的际遇和命运被战争毁灭,强调人物参战动机的无奈和被迫性,从而质疑和否定革命战争的正义性,也否定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神圣性和崇高性。可见,历史虚无主义者无视历史事实,颠倒是非黑白,甚至不惜散布谣言、伪造历史。在这些涉军历史虚无主义言论中,我们所熟知的英雄被抹黑、丑化,其光辉形象和崇高精神被嘲讽和解构。它们在网络被传播的目的,就是要否定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的革命历史,解构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进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涉军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往往传播更快更广,在一些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中产生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错误观点,影响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涉军历史虚无主义是敌对势力针对我们展开的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网络心理攻击策略。他们之所以针对人民军队大做文章,虚无军史,就是要毁坏民族的钢铁长城,动摇人民拥护军队、热爱军人的心理基础。这些现象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积极针对网络涉军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进行治理,各主流媒体也在网络中有理有据地对各种错误观点进行了批驳。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仍然需要针对涉军历史虚无主义进行长期预警、有效斗争,从而更好地维护人民军队的尊严和形象。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