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栋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我今天主要围绕“美丽乡村”这个主题谈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非美丽乡村的做法和思考
讲美丽乡村首先要讲哪些是非美丽乡村的做法。当前,很多地方美丽乡村的建设出现了偏颇,我总结了几个词。
第一个词是“反自然”。我曾经去过一个西部的地级市,当地领导说他们市非常重视美丽乡村,通过各个方面筹集了不少钱,买了很多水泥,水泥进村以后美丽乡村就建成了。这种现象是广泛存在的。我也曾经去过一个村,他们带着我到村里去看美丽乡村建设的成绩,其中之一就是村里的一条山溪,他们把这条山溪做了“三面光”硬化处理。我跟他们说:“你们这不叫建设,完全是破坏,建议不要继续了。”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这个村子边上是溪,溪背后就是大山,这条山溪与村民之间有一种非常紧密或者说特殊的连接关系,村里边的每一个百姓,无论岁数的大小,都与这条溪有一系列的故事。现在把山溪用水泥砌成两米高直上直下的渠道,这一下子就把山溪和人之间距离拉远了,小孩再也不能到溪水里玩耍,而且还很危险。这是第一个现象,我称为“水泥思维”。
第二个现象是环境污染,这已经非常多了。第三个现象是过度使地。在云贵地区,老百姓在山上耕地的地方土层非常薄,可能一块地只能种很少的玉米,这样的耕作对土壤的流失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当然有气候的原因,有没有人为的原因?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比较大的农牧交替。本来是牧区,中原农耕文明传进去以后,开垦森林和草原来种庄稼,开始有了耕作层,这样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土地变化,进而影响了气候,气候反过来再影响整个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