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论断深刻地揭橥了推动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在我们强国之路和逐梦之旅上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全局眼光,以擘画一个新时代的理论勇气和战略谋划,充分发挥文化在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展现出崭新的时代特色和恢宏的文化气度。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抓文化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和显著特点,就是始终强调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对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导向作用。他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全部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战略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须臾不可背离的压舱石和定盘星。
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需要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多管齐下、协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领域,提出了加强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在宣传思想工作中,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文艺工作中,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强调坚持党性原则,并凝练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方面,要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通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恰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思想文化建设的全局与始终,成为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思想引领和重要支撑。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的灵魂是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反复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社会价值观念中,必定有一些价值观念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最集中、最本质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大是大非的根本标准。缺乏这样一种居于核心和统摄位置的价值观念,整个社会就无以凝聚为一个文明有机体。回顾古今中外的社会发展史,莫不如是。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与战略部署,为我们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确立了价值坐标,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了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