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驳错误思潮 凝聚党心民心

批驳错误思潮 凝聚党心民心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基本问题,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我们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对于这一论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对于党组织、动员和引导民众,赢得民众更广泛的认同,协调、整合社会利益关系,战胜敌对势力、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反复昭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它防线就很难守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意识形态工作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改观“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扭转“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被动局面,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重要思想,深刻阐明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领域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得到明确,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除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先后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十八大以来,全党进一步加强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强化“一盘棋”思想,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握在手中,在复杂的舆论斗争中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凝聚起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意识形态斗争的核心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再加上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更加密切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遗余力的文化扩张、思想渗透,国内社会思潮日趋活跃,复杂化和多样化更加凸显。

当代中国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思潮,包括:主张彻底私有化、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以“普世价值”名义鼓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的“西化”思潮等。与之相伴的还有历史文化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人生观、价值观领域的“人性自私”和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潮,哲学领域的抽象人性论和异化思潮,以及误读中国和平发展的“中国威胁论”和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等。

社会思潮的形式固然复杂多样,但就其核心而言,仍然是社会变革期中国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尖锐对立。某些西方势力常常打着“多元化”的幌子,欺骗发展中国家的民众,为发动“颜色革命”制造舆论。苏联、东欧国家之所以发生剧变,其中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就是在思想上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际上,资本主义社会是严格坚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决不允许其他思想对它搞“多元化”。所以,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在当今世界多种思想、多元文化倾向激荡交融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正确方向。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