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孩子沟通能力非得靠练摊?

锻炼孩子沟通能力非得靠练摊?

假期到了,孩子的暑期生活如何安排,成了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有家长把孩子送至夏令营和各类补习班,也有的家长带孩子社会实践。上周,市民徐女士带着3名小孩在小区门口练摊,本想让孩子锻炼锻炼,却遇上了城管执法,练摊的物品被没收了。(8月5日《海峡晨报》)

相对于暑期给孩子报各类培训班来说,市民徐女士和几位家长的想法倒显得别出心裁。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家里父疼、老人宠的,压根不知道外面的生活艰辛,更不懂得该如何与陌生人打交道。从这个角度来说,家长想锻炼一下孩子的沟通能力,是个不错的好主意。

780

但锻炼孩子与人沟通的能力,就非得去街边练摊?

事实上,街边摆摊本就有违城市管理条例,是一个与执法部门躲猫猫的活儿。这样一个不合法又易产生对社会偏见的活计,表面看上去有助于让孩子通过练摊学习与人打交道,但实际上却是得不尝失。

父母让摆摊,城管不允许,最后还被没收了所有的物品,让孩子受了惊吓不说,这事儿又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怎样的阴影?父母的初衷没有错,但这种行为方式却不可取。锻炼孩子,首先得从遵法守纪开始,而不是为了得到某方面的锻炼却忽视了法律的存在,更不能以目的单纯为理由去触犯法律底线。

其实,家长想锻炼孩子沟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比如带孩子去敬老院、太阳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可以利用暑期参加社区的一些志愿者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快乐,在向他人提供帮助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和沟通,这岂不更好?

违法摆摊、不听执法人员劝阻的行为本身就不可取,事后作为家长的徐女士不但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觉得城管针对于孩子们的执法不够人性化,这种意识的存在,毫无疑问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的是非判断,更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会认为执法是有弹性的,执法也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显然,这不是孩子练摊被城管没收后的最好打开方式。父母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或许会影响到孩子将来的是非观,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安抚好孩子,并告诉他们,街边摆摊既影响市容市貌,又属于违法的行为。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依法办事、规矩办事的重要性。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