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萍,济南军区第二通信团政治处副主任,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12年9月,被济南军区授予“模范指导员”荣誉称号。
带兵要带出有灵魂的兵
■房 萍
灵魂是什么?有人说它是一种高尚品格,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对于当代革命军人来说,灵魂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灵魂,就是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这是强军进程中官兵必备的政治信仰。
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曾经说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优秀中华儿女怀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美好社会的憧憬,铁心向党、奋不顾身,融入波澜壮阔的寻求民族解放的历史洪流,那一个个高扬理想风帆的高尚灵魂,至今仍给予我们汲之不尽的精神力量。
身处和平年代,对军人灵魂的考验很少需要像战争年代那样历经血与火、生与死,但和平环境下各种错误思想和物质利益诱惑,是对军人能不能做到有灵魂严峻和现实的考验。今天的军人,经历过烽火硝烟的已经不多,特别是对当前成为基层官兵主体的80后、90后,怎样上好灵魂“补钙”这一课,是攸关党和军队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是军队政治工作必须打赢的硬仗。作为基层政治工作者,我认为必须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规律,把培养有灵魂的革命军人放在首要位置。
我从当连长、指导员一直到今天,想得最多的也是这个问题。青年官兵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需要带兵人通过理论灌输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稳定的个人认知。我在实践中感到,做好这项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循年青一代官兵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好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工作,打牢他们忠诚于党的革命军人底色。要结合官兵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熔铸于官兵的思想和信念中去,引导官兵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得失观,引导他们自觉把好人生“总开关”,扣好军旅人生“第一颗扣子”。
一个人有了灵魂,眼界和心胸就宽阔了,就能牢牢把握正确人生航向;革命军人有了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价值追求,就能自觉做到心中有定力,与党同心同德,奋斗有指向,坚决听党指挥。带兵人要带出有灵魂的兵,我感到在当前尤其要注重上好优良传统这一课,通过抓好对党史军史的学习,将从先辈那里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内化为使官兵产生历史自信的正确认知,外塑成崇德向上的实践自觉,以传承不息的“红色薪火”砥砺官兵灵魂,激励官兵永葆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