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的心态是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因素

报告人:陈冬牛 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所长

导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报告在此背景下,为我们深度解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等一词。报告人指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但是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现实中的不平等不是岗位的不平等,不是职业的不平等,而是我们内心精神的不平等。只有保持好乐观、向上、积极的心态,才能使心态趋于平和,才能实现自我调节下的平等。
  虽然绝对的平等不存在,但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所开展的一系列反腐风暴,正是向社会上某些不平等现象的宣战。经过党中央的大力打击,一些“苍蝇”和“老虎”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戒。报告人指出,只要我们追求平等的目标不变,中国定会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2015-02-06 17:12:00 来源: 宣讲家 我要评论(0)
校对:叶其英责任编辑:李天翼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