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转型“翻身仗”  创新驱动中国科技战略

打赢转型“翻身仗” 创新驱动中国科技战略

经历了30多年高速发展后的中国,已经来到转型发展的重要关口。这是应对世界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破解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矛盾和难题的内在要求。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结构调整任务紧迫,环境资源压力不断增大。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但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各地对转型升级重要性的认识并不一致,步调也有较大差异,甚至在路径选择上也存在着偏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透视难点、找准方向,乃是经济转型升级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在未来抢占先机,各国纷纷在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供需关系、治理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并把发展实体经济、绿色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中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必须跟上节奏甚至领先于节奏,寻求率先突破,以进一步奠定和夯实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基础。

不仅如此,正在孕育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对我们来说,更是一把不折不扣的“双刃剑”。既提供了重要契机,也带来严峻挑战。如果应对不当,贻误时机,我国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要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赖于转型升级下新竞争优势的培育。

更进一步看,过去导致不少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如发展方式落后、技术创新不足、城市化和工业化失衡、收入两极分化、经济增长乏力、社会矛盾激化等,不同程度上在我国都存在。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道坎,事关“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转型发展最为迫切的时代使命。

以此来理解中国转型发展之要义,方能体会中央宁可降低发展速度也要打赢转型升级“翻身仗”的良苦用心,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自觉迈入到转型升级的轨道上来。

“会诊”转型升级

日前,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转型升级研讨班”迎来了35位来自中央部委和地方的学员。围绕着转型升级的“碰撞”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议题直击要害,交锋不留情面,多位学员在课后与《瞭望》新闻周刊交流中都坦言“过瘾”、“收获很大”。

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进修部主任陆林祥向本刊记者介绍,中央举办此次培训班的目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和目标,研讨如何解决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探索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升国际竞争力、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有效途径。

比如,这些站在一线实践最前沿的省部级学员普遍认为,转型升级面临的最大困境,“根子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政府之手总是在进退反复中难以拿捏合适的度。”他们聚焦的议题中,苦恼产业升级动力不足的现实,担忧民生支出的刚性需求和财政收入减少的两难,争议区域差异现实下转型升级缺失考核评价的差异化支撑……

“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上热下冷’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使上下充分认清我们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这个转和升是等不来、要不来的,目前处在不进则退的阶段,要有这种紧迫感。”来自山东的学员说。

“这一系列难点,也正是未来转型升级中的发力点。”陆林祥认为,经过一周全封闭式的地方与部门高层官员之间无保留的交流与碰撞,“借鉴其他省份的良好经验,认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寻找未来的努力方向,是省部级干部离岗集中学习最重要的收获。”在他看来,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详细】

省部班的思想“碰撞”

“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我认为关键有两个问题,”陕西学员刚一发言,全组学员和现场工作人员都笑了。他立即补了一句,“哎呀,我还是讲两个问题吧。”边上一位副省长插话道,“说了只讲一个,大家是怕你讲了后,后面的都没得讲了。”这是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经济转型升级研讨班”结构化研讨中的一幕。

“在这里,发言机会很宝贵,没有打官腔、说套话的空间。”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长、进修部主任陆林祥在学员课间休息时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按照转型升级这一战略课题的核心要素,这个由35人组成的省部级研讨班,学员自主选择组成了三个小组:产业升级组、市场驱动组和民生改善组,同时进行议题聚焦。学员选择参加哪一组的讨论,一经选定,整个学习期间就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研讨。在全班交流发言的课堂上,可以就其他组的内容提问或是发表意见。

比如,这位陕西学员所在的产业组,由11人组成,有4位省委常委、副省长,一位中央部委副部长,一位担任中国贸促会副会长,3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位地方部门负责人。他们共同围绕着“产业升级”相互补充形成十个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形成政策报告提交全班,最后的成果上报国家领导机关。

“省部级干部班全脱产学习,住在学员公寓,吃在学员食堂,自己盛菜。无正当理由不得缺课,请假必须经过批准。自己撰写发言材料、学习体会、调研报告、政策建议和论文,不让他人代笔……”在陆林祥眼中,学员们虽为省部级领导干部,“但现在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学员。”……【详细】

创新驱动中国科技战略

“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什么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打造经济‘升级版’,新的动力从哪里来?”

回顾十八大围绕着科技创新提出的新战略和新定位,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我国创新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新阶段实现创新驱动主要着力方向等问题,王志刚接受了《瞭望》新闻周刊的专访。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强调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迫性。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强调要注重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如此重视创新驱动,王志刚说,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讲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一个国家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国家富强要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从近代史也可以看出,科技强的国家,其工业带动的产业经济就强,即使GDP总量相对较小,也不妨碍这些国家成为世界强国。

“需要从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来看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王志刚说,“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为我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详细】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